游戏攻略

100种流氓软件疯狂窃取隐私,手机变肉鸡,网友怒斥:防不胜防!

日期: 来源:52游玩社区

100种流氓软件近期被网络安全机构曝光,涉及窃取用户隐私、强制弹窗广告、消耗流量等恶意行为。这些软件伪装成实用工具或游戏,诱导用户下载后疯狂后台运行,导致手机卡顿、耗电异常,甚至窃取短信、通讯录等敏感信息,引发大量网友声讨。

100种流氓软件疯狂窃取隐私,手机变肉鸡,网友怒斥:防不胜防!

恶意软件产业链浮出水面

据安全专家分析,这100种流氓软件多来自小型开发团队,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店或网页广告传播。部分软件甚至捆绑正规APP,安装时默认勾选隐藏选项。用户稍不注意就会中招,卸载后仍残留进程,反复弹出赌博、色情广告,形成黑色产业链。

某受害网友反馈,手机莫名安装了“内存清理大师”,一周内被扣费200元,查询发现是订阅了高价付费服务。类似案例中,软件常利用系统漏洞获取权限,屏蔽运营商扣费短信,用户难以察觉。

隐私泄露成最大隐患

更严重的是,部分流氓软件会窃取相册、定位、社交账号等数据。安全团队检测到,一款名为“WiFi万能钥匙”的仿冒软件,实际是数据窃取工具,将用户信息打包卖给境外诈骗团伙。2023年已有数十起电信诈骗案与之相关,单笔最高损失达80万元。

专家提醒,这类软件往往申请与功能无关的权限。例如天气预报APP要求读取通讯录,或游戏索要短信发送权限。用户需警惕权限列表,发现异常立即卸载。安卓系统可开启“纯净模式”阻断不明来源安装。

网友呼吁加强监管

社交平台上,#百款流氓软件名单#话题阅读量破亿。许多网友分享中招经历,有人手机一天弹出500条广告,被迫刷机;还有家长发现孩子平板电脑被安装18款不良软件。大众普遍质疑应用商店审核机制,要求平台承担连带责任。

目前工信部已介入调查,下架23款涉事软件。法律人士指出,依据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违规收集信息可处5000万元以下罚款。消费者可通过12321举报中心投诉,保留截图证据维权。

100种流氓软件肆虐现象折射出移动安全生态的漏洞。专家建议用户定期检查应用权限,关闭“未知来源安装”选项,同时安装正规安全软件实时防护。对于来路不明的APP,务必通过官网或官方应用商店下载。

相关攻略